2014-12-30

你需要的是APP嗎?

當很多人都在使用智慧型手機、App的時候,您真的認為您的事業也需要嗎?
圖片來源:Flickr

不得不說,智慧型手機與行動網路已經徹底了改變人們的生活,過去幾千年來的人類歷史,都沒有近幾十年來改變得多,而商業模式也正在被改變當中。然而,當很多人開始使用行動網路、很多人下載app使用,就代表您的事業也必須進行嗎?又或者說,當有很多火紅的app竄起時,您的app上架了就肯定會叫座嗎?

2014-12-29

關鍵字優化是給對的人,而非「很多人」

圖片來源:蘋果日報網站
前兩天看到這則新聞,某間大學請了「老夫子」漫畫的作家到學校演講,結果學生卻睡成一片。這不是個新鮮事了,在學校裡的演講常常有這樣的情形發生,錯的不在學生,是在於:學校有沒有考慮到,學生對於這場演講是否真的有興趣呢?或是,有興趣的學生是否都來參與了這場演講?

2014-11-24

2014 網路行銷+設計策略 打造無限可能-小資的網路行銷秘密(上)

當您擁有或開發了一個絕佳的產品時,肯定迫不急待想要告訴消費者,但是如果您在一開始忘了建構「品牌」,那麼很容易讓消費者忘記您的產品,甚至被競爭對手所模仿。最後您的產品可能從此被埋沒。


2014 網路行銷+設計策略 打造無限可能-小資的網路行銷秘密(下)

談到網路行銷,不得不先提「網路行銷金三角」,也就是由「網站」、「部落格」以及「社群網路」所構成的完整網路行銷結構。過去(web 1.0)的時代,我們單純透過網路提供訊息,使用者也只是單方面的從網路「接收訊息」;到了現在(web 2.0),網路已經是可以讓每個使用者公開交流的平台,而且從文字,拓展到影像、甚至影片的分享與發佈。網路成為每個人的舞台,也因為網路讓許多原本默默無名但充滿才華的人被發掘(網路名人蔡阿嘎、插畫家馬克、Duncan…等)。

2014-11-06

來談談我們的理念是什麼

這篇文章來談論堯舜設計的理念是什麼,但是也不完全談「理念」,要談談:您對設計的觀念是什麼。
上海Salmos Sky Lounge網站,我們的其中一個客戶案例


2014-09-06

掌握生意,先掌握通路

Indian Stall With Hidden Man
堯舜設計接觸過不少台灣中小企業體,事實上許多非常優質的產品,是透過這些名不經傳的小公司生產出來的。而且台灣許多中小企業的老闆都會深深認為:自己的產品如果好,是不需要太多宣傳和推銷的。結果,很多好產品就這樣被埋沒了。


短視的商人 瞬間的利益

manila food and drink pt. 1
不知從何時開始,台灣一連串爆發食安危機,以為開始緩和,誰知最近又冒出更嚴重的新聞。筆者已經躲不過這連串的風暴,肚子裡已經不知有多少不該(不能)吃的東西。


2014-08-27

設計不能不企劃

做任何事情一定都會有思考的過程,畫家創作時必須思考創作題材,作家寫作前也必須有故事,電影更必須編劇、腳本...等,這樣的過程我們也可以稱為「企劃」。

企劃對於品牌設計、行銷的過程更是不可或缺,事實上當我們看到一個企業或品牌logo、slogan、包裝、廣告在市場上出現時,這已經是非常後端的工作了,前面所準備的企劃工作在整個設計流程中,佔的比例比視覺面的多上好幾倍。很多客戶來找我們的時候,會直接說:「我們需要一個DM設計。」或是包裝設計、logo設計、網頁設計...等,對於某些美工來說,完成一件您要的平面設計品,就是最簡單的任務;但對我們來說,重視的是您與客戶的利益,以及您的預算所能達成的效果。

2014-07-02

沒有品牌,怎麼做包裝?

常常有人來找我們做包裝,在這之前我會問:「你們有品牌了嗎?」有些人會告訴你:「我有品牌了,只需要包裝。」這裡要先討論到第一個問題是:什麼是品牌?

只要有了包裝,就等於有了品牌嗎?
大部分的人給我們看一個logo,有一些是他自己畫的,有一些還是用手畫的。「logo就是品牌了嗎?」如果真是如此,品牌「顧問」是怎麼來的?麥當勞、Nike...等品牌,為何花那麼多錢在經營「品牌」?

Nike的logo只花35美元向一個大學生購買,但每年花超過億元在經營品牌。
「為什麼要先做品牌才能做包裝?」您會問:為什麼要先牽管路才能裝馬桶嗎?這是同樣的意思,如果還沒有擁有品牌就做包裝,那倒不如直接買個空白的瓶子或盒子裝入自己的產品就好了。

如果你不做品牌就做包裝,那不如直接把產品放到空白的瓶子裡就好啦。
「品牌」是什麼?如果一個企業、產品沒有品牌,就像是一個人沒有了臉孔一樣。為什麼我會知道你是我朋友?我為什麼決定要跟你做朋友?走在路上的時候,我如何認得你然後跟你打招呼?正是因為我認出你的臉孔,而且我認同你的作風、個性、行為、習慣...等。品牌正如一個人一樣,有自己的個性、定位。我們常說「物以類聚」,所以什麼樣的人交什麼樣的朋友,如果您的產品想要吸引某一族群的人,沒錯,正必須把您的品牌塑造成這樣的「人」。

當我們在做品牌的時候,大概會分為「表層」與「裡層」,大部分的人認為logo、標準字、名稱、色彩等就是品牌,那是因為我們認識一個人都從臉孔開始,但當你要交一個朋友的時候,就不會只是知道名字、看過臉孔就決定是否跟他深交。

事實上,品牌的「裡層」比表層來得重要許多,或者直接這麼說:沒有裡層,是沒辦法做表層的。
失去裡層的品牌,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臉孔。
至於品牌的「裡層」究竟要怎麼做?只要「知道」了產品要賣給誰?消費族群是誰?自己知道品牌的理念是什麼、願景、目標是什麼,就行了嗎?錯,你想賣給他們,並不代表他們就會消費你的產品!

經營一個品牌的裡層是需要許多功夫的,一來市場中是有競爭對手的,以相同產品、定位而言,為什麼消費者不選擇別人而選擇您的產品?二來,您自己構想的品牌理念、願景、目標如何傳達讓消費者知道?消費者又如何從消費中,認同您的理念?還有,您自己定的品牌理念是正確的嗎?

為什麼人們會願意花一百多塊在星巴克消費一杯咖啡?絕對不會是咖啡好喝。
很多客戶會問我們:「我們只有小預算,所以可能要先做一點點。」品牌絕對不是預算的問題,是有沒有心(或者有沒有人提醒你要做)的問題,小預算可以做小預算做的事情,但如果小預算不花在刀口上,永遠都不會有「大預算」來做接下來要做的事。

註:本篇文章為原創文章,分享請註明出處、原始網址;使用之圖片、商標為示意或參考內容,權利皆屬其作者所有,無侵權意圖。

2014-05-21

一個設計新鮮人應該擁有多少薪水才合理?

近幾年來「22K」的議題吵得沸沸揚揚,物價、房價、油價樣樣都在上漲,究竟一個初踏社會的新鮮人應該領多少薪水才合理?或者說若要加薪,應該加到多少才合理呢?

設計業同樣遇到這樣的問題,一位從設計科系念了四年大學的畢業生,究竟可以領多少薪水?實不相瞞,設計產業的新鮮人薪資普遍不高(相對於理工、經濟、法律等專業領域),過去很多父母親反對兒女念藝術、設計,亦正是擔心未來薪水不夠餵飽自己。但是當人人都在問:「我唸設計畢業到底可以領多少薪水?」為什麼不問自己:你的價值可以讓人付多少薪水。

一位成立設計公司二十幾年的設計界前輩,前陣子分享了從自己經營公司的經驗,計算出以設計公司的立場,一位設計師應該要產生多少產值。計算出來的結果是「1:9」,也就是說如果一位設計師領公司一萬元的薪水,一個月就必須創造九萬元的產值。如果一位設計工作者沒辦法在工作中為公司執行到這樣水準的產值,可能就代表能力有待加強,或者思考另謀出路;相對而言,如果一位設計工作者可以為公司帶來的產值已經超過這樣的水準,你就可以考慮向公司提出「加薪」,或者將多餘產值列為紅利的要求。

看到前段,我想很多設計人會提出質疑:「我一個月拿公司一萬塊,為什麼就要替公司賺九萬塊?」如果您認為公司的利潤是八萬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別忘了,經營一家公司需要大量的成本開銷,只要公司門一開就是在花錢,公司的招牌是品牌,品牌具有價值,而這樣的價值正是靠累積來經營起來的,不論是有形、或無形的付出,這些都是公司經營所需的成本。

我常常喜歡跟學生談職涯規劃,也很強調究竟新鮮人是否有無發現自己的存在價值點與差異化,如果設計新鮮人可以找到正確的方向與出路,事實上我對於這些具有正向能量的學子是具備很大的期望,22K不會是每個人面臨的問題,我們該做的,是要尋找不讓雇主只付22K的價值點。

2014-05-14

麵包店可以試吃 為什麼設計不能試稿

在設計產業中,經常遇到比稿、試稿或類似的事件,很抱歉地說,我們謝絕比稿、試稿。換句話說,當一個案子進到公司裡面來,就必須依照合約「先」收前款。

有人說設計業是服務業,我不反對,而且正因我們堅持提供有效果、有品質的服務,所以不願意做比稿或試稿的動作。有人問:「我去麵包店都可以試吃了,為什麼不能試稿?」請問:麵包是為了您專屬製作的嗎?

每一件合理的設計案,都必須經過詳細地企業訪談和了解,才能夠做出對企業、品牌有效的設計作品,換句話說設計應該是獨一無二、絕對客製化的服務。假如您在麵包店要求店家「訂製」一批麵包,他們絕對不會願意不收訂金吧?

設計是一種專業化的服務工作,如果您選擇某些套版型的設計,或許可以享用到免費的試用版,那是因為他們已經建立好了一套隨時可以供客戶套用的平台,而我們稱之為「平台」而非「設計」。

更進一步地表明,對我們來說,設計工作的價值在於「效果」,我們不樂見客戶的錢就像丟入水坑一樣,也不會悶著頭就幹客戶交代的事情,因為我們的價值,就是在展現專業的服務。也有人問:「我沒找你做過,怎麼知道你做得好不好?如果我付了錢卻不滿意怎麼辦?」一個要講求效果的案子,絕對在一開始(甚至在還沒看到設計稿之前)就做足了功課,當客戶看到設計稿的同時,也是我們已經釐清很多事情的時候了,您可以否定一個商標的設計美感,但您無法否定我們在背後支持這個設計的理由。

我們不斷抱持一個尊重自己與客戶的態度,從雙方的信任為基礎,接著認真地從客戶或消費者角度去發現問題、思考問題,盡可能做一個有效果的設計,所以當您還在「試稿」的時候,事實上設計者已經付出了不少成本,正如您所訂製的麵包已經進烤箱了,請原諒我們沒辦法退回訂單。